读一朵荷花开
我有一个爱好,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,品味一些小美好。比如,四年前儿子高考收到高校通知的那一刻,我幸福地写下了这篇文章。此刻,又是一年荷花开,读起下面的文字记录,心里还是激动不已。
六月骄阳似火,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浪,席卷整个山城,滚烫的气息让城市更为喧哗。于我,因为儿子高考,让我感受到这个夏天,慌乱而躁动。再往前走,置身盛夏七月,更加期待一阵风,一场雨,或是一些清凉,来抵消心里绵长的焦虑和彷徨。
同期,荷花应季而开。自六月始,朋友圈里荷花便刷了屏。我虽不至,透过屏幕,倒也牵引出许多遐想来。远景,重重青盖下,千娇照水,好红红白白。近景,花朵纤嫩如霞似雪,碧叶柔韧似诗如画。那些英姿与神韵,色彩与芳菲,刹那间就在你眼前轻轻摇,微微漾,摇曳一池清香和诗意,辐射出阵阵凉风,吹进你的心坎儿,暑气便随之消失殆尽了。

(图片来源英山融媒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)
所见的这片荷塘,位于温泉镇斗米畈村。近年来,该村注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转型农业产业,打造这处300亩荷塘,实施荷花种植、鱼虾养殖,观光旅游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。有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向示范村迈进。于是,每年夏季,便引领起乡村游的热潮,避暑休闲的游人和村民络绎不绝,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我也曾不止一年一次的去赏荷,去拍荷。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吧。穿梭在荷塘田塘,行走在观景长廊,看它们层层叠叠,挨挨挤挤,一朵花对着一朵花儿笑,与它对视,便如同粘附了它的芬芳,落在心里竟也长出一朵花儿来。这种两两相望,我希望我们是能够读懂彼此的。

最初的人生里,品味荷,是读课文,王冕画荷花。我一遍遍自问自答,他为什么要画荷花,一定是因为花儿娇美清雅,他为什么能画成功荷花,一定是要用心要下功夫。初露的荷尖、含苞的初荷、盛开的红荷、挺立的莲蓬,千姿百态万种风情。哪是“莂”,哪是“蕸”,哪是“芙蓉”或“菡萏”,哪又是“菂”和“薏”,想必他自是看得长久画得长久。这是关于荷花与做事,给我描摹的初步轮廓,荷花与持之以恒关联存在我的脑海里。
“出淤泥而不污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溢清,亭亭净植。”是中学课文《爱莲说》所教授的一种精神。荷的挺拔秀丽,荷的淡泊高洁,教导我们无论身处何境,都要努力去做一个清正自律的人,一个洁身自爱的人,一个有目标理想的人。人生当如荷,神圣净洁,无悔无愧。这是在青春时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,荷诠释给我的一种语言。
再接触到荷花定律,听闻是许多成功人士总结归纳出来的三大“成功定律”之一。荷花以较前一天双倍的速度增长,第30天开满荷塘,这些花在第29天才开了一半,而不是第15天。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。于我,亦在日常实践中慢慢咀嚼并吸纳这个人生道理。一个人,无论处境多么艰难,也不能放弃希望。因为努力付出的最后,都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和惊喜。在这个炎炎夏日,儿子如愿录取理想的武科大。在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上,有一个文化元素是沁湖荷塘,微风翻碧浪,红荷立其间的画面感,深深感染了我,荷花已然成为中华传统精神信仰的典型意象,荷花的文化精髓渊远流长。
四年前,我真心祝愿儿子无论身在何方,始终能保持一份清雅,一份高洁,一份坚韧,如荷一般,活出纯净,开出灿烂。如今,他做到了,又即将进入新的高校读研,如同四年前,我仍然给他满心的祝福,愿他学业有成,未来可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