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曼
英山自然
又见迎客松
伍曼专业号 | 2025-7-26

年龄越大,越发觉得负重,不知被一种什么力量裹挟,常常心塞不已。不由地涌出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,想要寻一处宁静之地,给自己松松绑。

恰逢假期,我携上几位至亲踏上了攀爬邻省邻县1400米高山的旅途。

一路上,长辈们虽年事已高,但脚步依然坚定。我走在他们身边,不时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,他们却总是笑着说:“没事,山里人怎不会走山路?”

坐索道后,换乘魔毯,再穿行林间小路,欣赏着沿途的风景,倒也不觉得累。一小时不到,即将登顶。环绕山体向前行,每一处景色都让我们陶醉,极目之下,是一片苍翠、清幽和空阔,找到了久违的轻松和自由。最吸引我的还属悬崖边儿的迎客松。


它们枝干遒劲,形态优美,就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,倾身迎接我们的到来。

凝望着它的那一刻,思绪仿佛跳回到了小时候。父母亲简陋的土坯房里,刷上了白色石灰墙。大门正中的位置,张贴着一张风景画,简洁普实,没有中堂的中规中矩,没有水墨画的含蓄唯美。但是松鹤长青的题字里,附含着仙鹤、迎客松,红日和青山石壁。一副朝气蓬勃的画面。一派热情洋溢的画面。那时候,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站上高顶,朝着红日升起的方向,亲眼见到真正的迎客松。

如今,我走到它的身边,轻轻抚摸着它的树干,感受着它的坚韧,耐四季寒暑,向阳生长。我们以它为背景,拍了很多照片,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。心里默默祝愿长辈们能够寿比此山不老松。


从专业角度解释,它原名黄山松。大别山凡800米以上的野生松树都是黄山松(台湾松),反之低海拨500来以下分布的松是马尾松。1400米高的周边,一棵棵黄山松傲然挺立,礼貌待客。

黄山松也好,马尾松也好,令家喻户晓的是,它热情、积极、美好、顽强的象征。让人一见心生希冀。这就是文化传承所带来的能量满满吧。于是,我们再次轻装前行。

 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